转载来源:优麦医生服务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YzMDEzOA==&mid=2247489172&idx=1&sn=e2535f201771156fe7132eb8f7be40aa
//
2025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恢复成立40周年。3月27-30日,来自全国的皮肤科同道齐聚在椰风海韵、碧海蓝天的海口,成功举办了“2025年全国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暨美容与健康促进大会”。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涵盖院士特邀报告、国际麻风大会预热专场、医防融合皮肤病专科联盟建设专场等环节。7位两院院士、13位国际嘉宾及333位全国麻风皮肤病防治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作精彩报告;来自国内外的200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规模、专题设置及嘉宾阵容均创历届之最,成为我国麻风皮肤病防治与健康促进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盛会。
开幕式
CLA 2025
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多位海内外重磅嘉宾莅临现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岩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安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学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国际皮肤科学会(ISD)主席Nellie Konnikov教授,国际麻风防治协会副主席、剑桥大学Sundeep Chaitanya Vedithi 教授,国际麻风防治协会副主席、巴西圣埃斯皮里图联邦大学Patrícia D. Deps 教授,《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AAD)主编、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院皮肤科主任Dirk Michael Elston教授,巴西麻风协会主席Marco Andery Cipriani Frade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药物安全中心主任Dean Naisbitt教授,国际麻风防治协会副主席、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张福仁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1和12届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张学军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3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4届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郑捷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病医院王刚教授,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主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八届理事会驻会副会长、法人代表潘春枝女士,副理事长严良斌教授、冯清华教授、杨军教授、李伟教授、郑道成教授、张连华教授、吕成志教授、王洪生教授、张锡宝教授,秘书长袁联潮女士及海内外专家、同道20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大会开幕,张福仁教授、顾恒教授、高兴华教授、Marco Andery Cipriani教授、Patrícia D. Deps教授、Sundeep Chaitanya Vedithi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致辞。
张福仁教授
顾恒教授
高兴华教授
Marco Andery Cipriani教授
Patrícia D. Deps教授
Sundeep Chaitanya Vedithi教授
Nellie Konnikov教授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教授受聘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顾问并发表致辞。他强调麻风防治既是科学挑战,更是医学人道主义的实践,需凝聚学界智慧、医者仁心与社会合力。沈岩院士表示将以顾问身份持续支持技术创新,助力全球麻风防治事业迈向新阶段。
张福仁教授为沈岩院士颁发聘书
院士特邀报告
CLA 2025
在开幕式后是精彩纷呈的院士报告环节,展示了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前沿与魅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安明院士作题为《器官年龄特异性微环境因子的作用》的精彩报告,展示了如何通过优化细胞微环境提升干细胞治疗效率,为器官修复和免疫疾病治疗提供创新方向。
孟安明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学院士作题为《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罕见病》的精彩报告,展示了基因变异如何导致罕见疾病,并提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防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罕见病防控体系建设。
张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作题为《生物光学成像》的精彩报告,展示了新型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为微循环监测和病理机制解析提供关键工具。
骆清铭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院士在线上作题为《睡眠、美容与衰老》的精彩报告,展示了睡眠质量与皮肤健康、慢性病风险的紧密关联,呼吁将睡眠管理纳入抗衰老医学体系,推动多学科联合干预模式。
陆林院士
高福院士作《传染病防控形势》主题报告,从科学防控的角度为皮肤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关键经验指导,强调精准监测、早期干预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公共卫生领域注入新思路。
高福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院士受邀作大会闭幕式报告。报告聚焦于靶向CDK9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研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潜在的临床应用方向。除了前沿学术报告,陈国强院士还介绍了自2023年9月就任海南医科大学以来的守正改革之路。
陈国强院士
汇聚国际智慧
共筑麻风防线
CLA 2025
3月28日,作为2025年全国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2届国际麻风大会预热专场暨麻风皮肤病防治海外专场”成功举办。本次专场共分上、下两个环节,汇聚了国内外麻风防治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围绕麻风病临床诊疗、防控策略及前沿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专家Dean Naisbitt教授作《药物过敏患者易感因素研究》报告,分享了麻风患者药物过敏分子机制的深度解析,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Dean Naisbitt教授
来自巴西麻风防治协会的专家Marco Andery Cipriani Frade教授作《麻风临床诊断与治疗新见解》报告,体现了基于巴西经验的早期诊断体系优化与多菌型麻风治疗方案创新。
Marco Andery Cipriani Frade教授
来自巴西圣埃斯皮里图联邦大学的专家Patrícia D. Deps教授作《人工智能在麻风诊断中的应用》报告,体现了AI技术提升基层麻风诊断准确率的实践价值,助力解决“经验断层”问题。
Patrícia D. Deps教授
来自利物浦大学的专家Xiaoling Meng教授与Daniel Frank Carr教授分别作《质子泵抑制剂皮肤反应机制》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生物标志物研究》报告,体现了麻风相关免疫反应研究的前沿探索。
Xiaoling Meng教授
Daniel Frank Carr教授
医防融合皮肤病防治
专科联盟启动仪式
CLA 2025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正式公布首批“医防融合皮肤病防治专科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名单,标志着联盟全面启动。联盟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排名不分先后)5家权威机构发起,联合全国65家核心单位及3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聚焦皮肤科法定传染病、慢性非感染性皮肤病、罕见病防治及医学美容四大方向,强化“医防融合”机制,促进皮肤疾病的早诊早治与规范管理。
从左至右依次是:史玉玲教授、顾恒教授、张福仁教授、吕成志教授、郑道城教授
闭幕式
CLA 2025
在闭幕式中,举行《麻风误诊经典案例解析》新书发布仪式。该书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玉叶、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晓鸿、云南省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龙恒教授主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东杰教授和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熊立教授担任副主编,系统剖析200例麻风误诊案例,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一年一度的颁奖环节中,大会对优秀组织单位及学术成果予以表彰。7家单位获“优秀组织一等奖”,5家单位获“优秀组织二等奖”。此外,大会从311篇投稿论文中评选出105篇“A类交流论文”,颁发电子证书以激励学术创新。
颁奖现场
最后,张福仁会长宣布大会圆满结束,寄语全体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医防融合协作,推动皮肤病防治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转型,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与会专家在掌声中携新收获返程,期待下一届盛会再聚首,共绘皮肤病防治新篇章。
//
以学术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本次大会不仅为行业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通过成果发布、医防融合联盟建设与国际合作,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皮肤病防治领域的引领作用,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本次大会由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主办,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和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联合承办,《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社、山东省麻风皮肤病防治协会协办。